近日,歐盟在官方公報上正式發布了關于建筑產品投放市場的兩項重要條例: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第2024/3110號條例(“CPR 2”)與修訂后的第305/2011號條例(“CPR 1”)。這兩項條例的發布標志著歐盟建筑產品市場將迎來一系列重大變革,旨在提升產品的可持續性、推動數字化進程,并確保市場的有序過渡。
據悉,CPR 2與CPR 1的過渡期為15年,即從2024年新條例生效之日起至2039年結束。這一過渡期旨在給予制造商足夠的時間適應新法律框架,逐步將產品從舊的法規體系過渡到新的體系中,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法規變更導致的市場混亂和產品非統一化風險。
在過渡期內,對于尚未出臺與CPR 2相協調的新標準的特定產品,將繼續沿用CPR 1的規則進行市場投放。預計首批與CPR 2相協調的標準將在大約兩年后出臺,但少數例外情況除外。這意味著,在短期內,制造商仍需遵循現有的法規要求,以確保產品的合規性。
CPR 2的核心作用之一是協調技術規范,這些規范將成為產品強制市場投放的必備條件。歐盟優先考慮在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中制定相關標準,并通過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表參考文獻的方式對其進行協調。此外,還可以通過歐洲評估文件(EOTA)進行自愿協調。在標準化規劃缺失的情況下,作為最后的手段,歐盟委員會將有權通過實施法案采用統一的技術規范,以確保市場的規范性和產品的安全性。
新規則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建筑產品領域的可持續性和數字化發展。制造商必須按照既定的電子文檔格式提供產品文件,這將有助于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同時,數字產品護照的引入將允許使用結構化產品數據,進一步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委員會還將有權制定建筑產品環境性能的最低要求。這些要求將在公共部門采購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果合同機構決定對相關協調產品適用可持續性要求,那么這些要求將成為采購決策的重要依據。這一舉措將鼓勵公共部門采購更加環保、可持續的建筑產品,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綠色發展。
歐盟此次發布的建筑產品市場新規無疑將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通過推動可持續性和數字化發展,新規將有助于提升建筑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促進市場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同時,新規的實施也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環保、高效的建筑產品選擇,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期望。
未來,隨著CPR 2的逐步實施和相關標準的不斷完善,歐盟建筑產品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制造商應積極適應新規要求,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產品的可持續性和數字化水平,以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消費者信任。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加強監管和引導,推動新規的有效實施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獲取網絡相關信息編寫報道內容,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內容:
IEC SyC發布應對水資源挑戰指南,助力智能城市水資源可持續性管理